微信硬件开放平台对智能硬件行业带来了什么

来源:V型知识库 2017年08月27日 09:05 浏览:3218

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因素和驱动力之一,这里已经包含了社会、经济、军事、人文等。

互联网下的物联网也是如此,核心是链接,那么延展出去的就不只是智能控制这么简单,是对垂直细分领域生态链、价值链、产业链的重塑。

往往“传统”行业看不懂,只认为用户控制物或者物物之间的相互通信效率会更高,但是看不到后面商业模式的革命,和以此衍生出的巨大机会。

这里最典型的就是以乐视为代表的“新型硬件”公司,硬件免费(乐视从2016年4月起,会不定期搞硬件免费日),内容收费。乐视收费会员2015年底就已经突破800万,如果只是按照普通会员会费算,每月光会员费紧张就是1亿+,还不算其中很大一部分的超级会员(每月40元)。

硬件免费,以此做到互联网概念中的边际成本为零。

互联网讲究高频、刚需、入口、用户,那么生活日常用品的所有电子产品都具备这样的特质。

在互联网高频入口被BAT垄断后,硬件作为高频入口,是互联网的蓝海区域。

盈利再也不是以硬件的差价(包含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供需差价)为利润来源,而是以硬件强绑定的高频、刚需用户作为中心,进行用户化场景的挖掘和变现衍生。

微信的定位越来越清晰,就是技术平台提供商,具体就是把从硬件到“云”的技术通道打通了。这里所包含的互联网技术因素很多,包含鉴权、安全、容灾、柔性、弹性、高并发、负载均衡、延时、丢包等互联网技术。这些往往就是没有互联网技术背景的硬件公司的短板和致命所在。

我见过很多硬件公司,以为硬件到云侧的技术是小儿科,就是一个http的通信而已,一个在校大学生一周的时间也能够搞定,但是往往上线有面临服务雪崩、通信阻塞、竞争对手DDOS攻击等,这些没有3年BAT互联网公司技术架构经验是搞不定的。负面案例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全世界最大的购票网站,大家都懂的。

说完硬件和技术再说团队。

“物联网”的概念有几十年了,但是都是围绕需求实操工具(需求分为:需求、满足需求的方式、满足需求的实操工具)来延展,而不是围绕用户和续期来延展。具体表现,就是从遥控器变为语音控制(虽然可以控制,但是识别率和对人的理解程度有限,限制了普及率)。

那么应该到了修正这个词的时候了,应该是“互联网+硬件”,什么是互联网?就是LBS、社区、分享、支付、电商、在线客服、在线金融、在线保险、电子卷等。这些都是互联网上层建筑的外延,都是可以纳入“互联网+硬件”的范畴

核心出现了,传统的硬件公司,在硬件方面很专业,那么在互联网方面呢?

这个不是从公司里调几个学过计算机,玩过电商的小MM就能够搞定了,要体现专业度,直接量化的标准就是:你团队里有多少BAT的前员工,你的古董或者是合作伙伴有多少BAT出身的人。

这里不是突出BAT有多牛,因为这个是衡量互联网专业度成本最低的方式。